逛完馬槽後竟然很糟糕的下起了雨,昨天還是晴天萬里的,嘖~
不過往回走入以色列後慢慢的就出太陽了,這樣天氣也不會很熱,其實還不錯啦,沒淋到什麼雨。
去大衛城的路上司機載我們到一個觀景台去俯瞰這個舊城市(old city)
題外話:這個國家這裡的地形就是綿延不絕的丘陵地,所以山也不會很高,平地也不會很平,似山不是山(海拔估計約淡水觀音山的高度)。氣候舒爽怡人,至少我來的這個月份是這樣的(五月底),這張全景圖礙於網頁的關係看得不是這麼清楚,不過房子的特色就是…沒有特色,每間都是一樣的風格,白白的,看來這邊的建商非常好做。
看到這個城堡讓我想起了世紀帝國,然後門口出現了高級兵種…16分快攻…咳咳,我離題了。
有些地方是不准拍照的,比如說這個小孩進入的門口,裡面是大衛王的棺木,供大家祈禱許願用,這個地方就很介意旅客照相。
大衛(胃)王
這個地方就是著名的:最後的晚餐,依照司機和這邊的導遊介紹,當時耶穌基督就是坐在這邊和門徒的最後晚餐,可能就像達文西畫的那張圖一樣,但是現場站在這邊感覺就是不一樣。
耶穌基督在這邊的嗜好,一把兩千年前的紅色電子吉他,說明了當代的音樂有著很高的水平。
大衛城裡面街道的一角。
跟著司機的腳步我們走到了這個教堂,這裡就是聖母瑪利亞沉睡的地方。
教堂正門口,但是我們只能從旁邊小門進去。
不知道為什麼這張角度我就是想用黑白來表達…那條繩子有點可惜,但是澆不熄我按快門的衝動。
旅客在這個地方聆聽二樓的大風琴傳來的音樂。
二樓的大風琴
教堂剛剛那個室內中庭旁邊有個小門,往下走地下室就是聖母瑪利亞的墓,有點不敢相信我真的站在這邊。
這個地下室有一角有個禱告桌,高度角度剛剛好,比較起來道教禱告台子的比較吃力。(三副提供)
補一張桌子前面的樣子。(三副提供)
十戒碑,我並不清楚是不是真跡還是再製品。(三副提供)
出了這個城牆就是大衛城外面了,但是這一面看得出來上面滿是彈孔,經司機說明有個著名的壯烈城門守衛戰在此發生。
還是有一堆軍人到處晃。
城門旁邊有個小販,車上最顯眼的麵包吃起來就像是台灣雙胞胎,上面撒滿白芝麻,經過銅匠指示我們忘了跟老闆要了一包他們的胡椒,所以沒有吃到真正的在地味道,殘念。一個麵包不便宜要價兩塊美金(請司機幫我們講的價錢)
城門前方這個像八掛的六掛彈丸之地就是”世界的中心”~在那個年代全世界以耶路薩冷為中心,而耶路薩冷以這片地磚為中心,非常的臭屁!(三副提供)
耶穌基督年代的市集遺址,看得出來非常的不想去保護的樣子,底下一堆垃圾還有個廢浴缸。(三副提供)
現在我們只能經過他們的繪畫來緬懷當時的樣子了。像不像基隆廟口?(三副提供)
這個東西又要請有心人來幫我解釋了。
出了大衛城走著走著來到了世界著名的景點:哭牆!
我也哭了~終於放晴了。
圓頂的建築物很明顯的就是伊斯蘭教,為什麼會有這種衝突呢?就是因為回教和基督教都認為自己才是這塊聖地的擁有人,誰佔領誰就重新蓋一次,就這樣恩恩怨怨兩千年。看來歪國人心眼也蠻小的~
下一篇 耶穌基督的墓地 敬請期待